2025年4月10日下午,由校学术委员会、前沿交叉研究院和Biodesign Research 期刊共同举办合成生物学交叉创新沙龙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其荣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王源超以及来自全校12个学院80多位师生参加活动。

来自前沿交叉研究院、植物保护学院、资源与环境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、园艺学院等不同学科的7位教师,分享了自己和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规划。与会师生结合各自学科背景,对报告人的观点、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见解,热烈交流讨论,并就潜在合作方向进行了探讨。



沈其荣院士在发言中表示,合成生物学已成为贯通学科体系革新、基础研究攻坚与产业需求对接的“核心引擎”,尤其在农业领域展现出破解种质创新、绿色生产、生物医药等“卡脖子”难题的重大潜力。南京农业大学需以超前视野布局,面向未来谋划和引育优秀人才队伍。当前,学校在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上必须全力抓住机遇,迎难而上、抢占先机。沈其荣院士提出三大战略方向:一是科研范式上,要立足农业生产和产业实践,凝练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合成生物学科学问题,推动“从实际需求反哺基础研究”的逆向创新;二是在体制机制上,构建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“独立团”模式,成立“虚实结合”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平台;三是在科研工作中,破除“四唯”,坚持“问题导向-技术突破-产品落地”的闭环路径,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。
王源超表示,合成生物学是学校面向未来的重大布局,学校将会全力支持相关学科建设、人才引进和资源配置,也希望前沿交叉研究院能定期举办交流研讨活动,积极搭建交叉融合平台,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,期待科研新生代紧抓合成生物学发展窗口期,深耕产业应用沃土,为农业强国建设发展注入新质动能。